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四条关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突发环境事件以及环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情况等信息,现发布《2020年安顺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新莆京app官网8883下载局长:
2021年6月5日
目 录
六、措施与行动11
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和市委的有关工作安排,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和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生态环境厅的坚强领导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固废、辐射、乡村环境整治攻坚战。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在优良水平。
2020年,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市辖区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县级以上饮用水源达标率100%。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9.5%,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9.6%,PM2.5等六项监测指标平均值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声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区域噪声、交通噪声、功能区噪声均达国家标准。全市未发现污染地块。全市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稳定。全市无重、特大污染事件发生。
安顺市行政区划示意图
我市辖区内地表水监测断面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乌江水系、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和红水河水系。2020年安顺市共对16条河流的20个断面、3个湖库的4条垂线开展监测,国、省、市地表水控制断面及垂线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水质达标率为100%。市、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7个,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各水源点水质总体保持优良。2020年地表水水质状况与上一年度相比保持稳定。
(一)主要河流水质状况
1、国控河流监测断面
2020年全市国控河流5个断面(黄果树、打邦、焦家桥、坝草、斯拉河大桥)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以上,水质总体为优。
2、省控河流监测断面
2020年全市省控河流水质为“优”。纳入监测的9条河流12个省控监测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3个)占统计断面数(12个)的25.0%,Ⅱ类水质断面(9个)占统计断面数(12个)的75.0%。2020年省控河流断面水质总体保持稳定。
2019-2020年安顺市国、省控河流断面水质状况评价表
序号 | 流域 | 水系 | 河流 | 断面名称 | 规定类别 | 2020年 实达类别 | 2019年 实达类别 |
1 | 长江流域 | 乌江水系 | 三岔河 | 斯拉河大桥 | Ⅲ | I | I |
2 | 长江流域 | 乌江水系 | 三岔河 | 引子渡电站 | Ⅲ | Ⅱ | Ⅱ |
3 | 长江流域 | 乌江水系 | 羊昌河 | 焦家桥 | Ⅲ | Ⅱ | Ⅱ |
4 | 长江流域 | 乌江水系 | 桃花园河 | 麦翁 | Ⅲ | Ⅱ | Ⅱ |
5 | 珠江流域 | 北盘江水系 | 打邦河 | 黄果树 | Ⅲ | Ⅱ | Ⅱ |
6 | 珠江流域 | 北盘江水系 | 桂家河 | 石头寨 | Ⅲ | Ⅱ | Ⅱ |
7 | 珠江流域 | 北盘江水系 | 打邦河 | 打邦 | Ⅲ | Ⅰ | Ⅱ |
8 | 珠江流域 | 北盘江水系 | 北盘江 | 盘江桥 | Ⅲ | Ⅱ | Ⅱ |
9 | 珠江流域 | 北盘江水系 | 北盘江 | 坝草 | Ⅲ | I | I |
10 | 珠江流域 | 北盘江水系 | 可布河 | 坡桑 | Ⅲ | Ⅱ | Ⅱ |
11 | 珠江流域 | 北盘江水系 | 清水河 | 岜怀 | Ⅲ | Ⅱ | Ⅱ |
12 | 珠江流域 | 红水河水系 | 格凸河 | 格凸河 | Ⅲ | Ⅱ | Ⅱ |
3、市控河流监测断面
2020年全市市控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纳入监测的8条河流8个市控监测断面稳定达到规定水质类别,达标率100%。其中,Ⅱ类水质断面(6个)占统计断面数(8个)的75.0%;Ⅲ类水质断面(2个)占统计断面数(8个)的25.0%。2020年市控河流断面水质保持稳定。
2020年安顺市市控河流断面水质状况评价表
序号 | 断面名称 | 河流 | 水质规定类别 | 2020年实达类别 |
1 | 龙宫 | 油菜河 | Ⅲ | Ⅲ |
2 | 贯城河干渠(联通公司) | 贯城河 | Ⅳ | Ⅲ |
3 | 黄腊黑秧村 | 猫跳河 | Ⅲ | Ⅱ |
4 | 白水河 | 白水河 | Ⅲ | Ⅱ |
5 | 波玉河 | 波玉河 | Ⅲ | Ⅱ |
6 | 王二河 | 北盘江 | Ⅲ | Ⅱ |
7 | 伍家坟 | 坝陵河 | Ⅲ | Ⅱ |
8 | 蒙江西秀控制断面 | 蒙江河 | Ⅲ | Ⅱ |
(二)主要湖(库)水质状况
2020年安顺市共监测3个湖库,分别为:红枫湖、虹山水库、梭筛水库。3个湖库的4条垂线中,其中省控监测垂线4条(含1条国控),分别为红枫湖三岔河(国控)、虹山水库大坝、虹山水库火烧寨,梭筛水库梭筛大坝。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及《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进行评价4条监测垂线均达到考核指标要求,水质达标率100%。
2019-2020年安顺市湖库垂线水质状况评价表
湖库 | 垂线名称 | 控制级别 | 规定类别 | 2020年 实达类别 | 2019年 实达类别 |
红枫湖 | 三岔河 | 国、省控 | Ⅲ | Ⅲ | Ⅲ |
虹山水库 | 大坝 | 省控 | Ⅲ | Ⅲ | Ⅲ |
虹山水库 | 火烧寨 | 省控 | Ⅲ | Ⅲ | Ⅲ |
梭筛水库 | 大坝 | 省控 | Ⅲ | Ⅱ | Ⅲ |
(三)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
2020年,安顺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7个:市级饮用水源地夜郎湖;县级饮用水源地平坝区音关桥、石朱桥,关岭自治县高寨,镇宁自治县桂家湖,紫云自治县黄家湾、板母。全年按月开展12期监测,水质达标率及水量达标率均为100%,并按月向公众发布水质情况报告。与上年相比,各水源点水质总体保持稳定良好。
2019-2020年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评价表
水源地名称 | 取水 总量 | 监测频率 | 达标水量 | 饮用水源水质 达标率% | 未达标 项目名称 | 2020年 水质类别 | 2019年 水质类别 | |
万吨 | 次/年 | (万吨) | 上年度 | 本年度 | ||||
夜郎湖 | 1920.2 | 12 | 1920.2 | 100.00 | 100.00 | —— | Ⅱ | Ⅲ |
2019-2020年安顺市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评价表
县区 | 水源地名称 | 水功能区目标类别 | 2020年 监测频次 | 2020年 合格频次 | 2020年 水质类别 | 2020年超标项目及超标倍数 | 2019年 水质类别 | 2019年超标项目及超标倍数 |
平坝区 | 音关桥 | Ⅲ | 12 | 12 | Ⅲ | —— | Ⅱ | —— |
石朱桥 | Ⅲ | 12 | 12 | Ⅱ | —— | Ⅱ | —— | |
镇宁自治县 | 桂家湖 | Ⅲ | 12 | 12 | Ⅱ | —— | Ⅱ | —— |
关岭自治县 | 高寨 | Ⅲ | 12 | 12 | Ⅲ | —— | Ⅱ | —— |
紫云自治县 | 板母 | Ⅲ | 12 | 12 | Ⅱ | —— | Ⅱ | —— |
黄家湾 | Ⅲ | 12 | 12 | Ⅱ | —— | Ⅱ | —— |
2020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优良。中心城区及6个县区环境空气质量均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中心城区优良天数为364天,优良天数比例为99.5%。
(一)全市环境空气质量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进行评价,2020年全市所有县区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比例均值为99.6%,各县区优良天数比例范围为99.4%~100%。2020年,依据安顺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点监测结果统计,全市有效监测天数中,累计有9天出现轻度污染。从污染天数分布来看,2月、3月、5月和l2月出现污染天数,2月和12月主要污染指标为细颗粒物,3月和5月的主要污染指标为臭氧8小时。
2020年全市1-12月污染天数情况统计图
(二)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
2020年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比例为99.5%,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52。全年出现污染天数2天,首要污染物为臭氧8小时和细颗粒物。
(三)各县(区)环境空气质量
2020年各县(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范围在2.37~2.52,首要污染物主要为臭氧8小时。
2019-2020年各县(区)环境空气质量年度对比表(实况数据)
县区 | 时间 | SO2 | NO2 | PM10 | PM2.5 | CO | O3-8h | 优良率(%) | 首要污染物 | 综合指数 |
西秀区 | 2020年 | 13 | 11 | 28 | 22 | 1.0 | 118 | 99.5% | O3-8h | 2.52 |
2019年 | 14 | 12 | 30 | 23 | 0.9 | 118 | 99.7% | O3-8h | 2.58 | |
增减 | -7.1% | -8.3% | -6.7% | -4.3% | 11.1% | 0.0% | -0.2% | -- | -2.3% | |
平坝区 | 2020年 | 11 | 11 | 31 | 22 | 1.1 | 105 | 99.4% | O3-8h | 2.47 |
2019年 | 12 | 13 | 35 | 25 | 1.1 | 115 | 98.3% | O3-8h | 2.73 | |
增减 | -8.3% | -15.4% | -11.4% | -12.0% | 0.0% | -8.7% | 1.1% | -- | -9.5% | |
普定县 | 2020年 | 10 | 9 | 32 | 24 | 0.9 | 110 | 100.0% | O3-8h | 2.45 |
2019年 | 12 | 11 | 44 | 26 | 0.9 | 115 | 100.0% | PM2.5 | 2.79 | |
增减 | -16.7% | -18.2% | -27.3% | -7.7% | 0.0% | -4.3% | 0.0% | --- | -12.2% | |
镇宁县 | 2020年 | 11 | 7 | 33 | 23 | 0.8 | 108 | 99.7% | O3-8h | 2.37 |
2019年 | 12 | 9 | 32 | 23 | 1.0 | 119 | 99.5% | O3-8h | 2.53 | |
增减 | -8.3% | -22.2% | 3.1% | 0.0% | -20.0% | -9.2% | 0.2% | -- | -6.3% | |
关岭县 | 2020年 | 12 | 9 | 31 | 23 | 1.0 | 111 | 99.4% | O3-8h | 2.46 |
2019年 | 12 | 10 | 35 | 24 | 1.0 | 115 | 100.0% | O3-8h | 2.61 | |
增减 | 0.0% | -10.0% | -11.4% | -4.2% | 0.0% | -3.5% | -0.6% | -- | -5.7% | |
紫云县 | 2020年 | 18 | 7 | 30 | 22 | 0.8 | 107 | 99.4% | O3-8h | 2.41 |
2019年 | 22 | 8 | 38 | 26 | 1.0 | 121 | 99.4% | O3-8h | 2.86 | |
增减 | -18.2% | -12.5% | -21.1% | -15.4% | -20.0% | -11.6% | 0.0% | -- | -15.7% |
注:除CO浓度单位为毫克/立方米外,其他污染物浓度单位均为微克/立方米。
(四)降尘
2020年市中心城区降尘量总体情况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值1.01吨/平方公里·月,与上年度1.41吨/平方公里·月的降尘量相比有所下降,达到国家南方城市暂定标准。
2019-2020年市中心城区降尘量年度对比图
(五)城市降水
2020年全市降雨量为1461.2毫米(平坝)~1731.3毫米(紫云),市中心城区降水pH值范围为5.61~8.11,pH年均值为6.68,全年无酸雨检出。与2019年降水pH 年均值6.69相比,pH值下降0.01。
2020年全市声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城市区域声环境2020年市中心城区(含平坝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范围为42.1~57.9dB(A),均值为51.8dB(A),总体水平等级为“二级”,评价为“较好”,与上年52.4dB(A)相比,下降0.6dB(A),城市区域昼间声环境质量水平同比等级不变。县城除镇宁县总体水平等级为“三级”,评价为“一般”外,其余3个县总体水平等级为均为“二级”,评价为“较好”。
2020年安顺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结果表
城市名称 | 中心城区 | 普定县 | 镇宁自治县 | 关岭自治县 | 紫云自治县 |
平均等效声级dB(A) | 51.8 | 50.3 | 59.4 | 53.5 | 52.5 |
质量等级(评价结果) | 二级(较好) | 二级(较好) | 三级(一般) | 二级(较好) | 二级(较好) |
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2020年市中心城区(含平坝区)总长度为64千米的市区主干道,所有28个路段监测点位均达标。按照《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2012)进行评价,2020年市中心城区(含平坝区)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值为63.5dB(A),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为“一级”,评价为“好”,与上年62.8dB(A)相比,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值升高0.7dB(A),同比等级不变。县城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为“一级”,评价为“好”。
2020年安顺市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结果统计表
城市名称 | 中心城区 | 普定县 | 镇宁自治县 | 关岭自治县 | 紫云自治县 |
平均等效声级dB(A) | 63.5 | 65.6 | 66.1 | 62.1 | 66.7 |
质量等级(评价结果) | 一级(好) | 一级(好) | 一级(好) | 一级(好) | 一级(好) |
城市功能区声环境2020年,市中心城区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每季度监测一次,各类功能区共监测56点次,昼、夜间各28点次,各类功能区昼间达标28点次,昼间点次达标率为100%;夜间达标28点次,夜间点次达标率为100%,同比上年不变。
2020年土壤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无土壤污染事件发生。
2020年对全市3个生态县的7个村庄开展农村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监测点位总数35个,采集土壤样品35个,各监测点位的土壤环境质量均为无污染,达标率为100%。
2020年,安顺市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点共14个。大气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点10个,其中大气辐射环境国控点1个,省控点1个、市控点8个;水体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点2个,1个饮用水源地国控点,1个地表水省控点;土壤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国控点1个;电磁辐射监测省控点位1个。监测结果如下。
2020年安顺市大气辐射环境质量
点位 | 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nGy/h | 氡气Bq/m3 | |
金钟山 | 国控 | 103.0 | 16.8 |
虹山湖公园 | 省控 | 97.4 | 20.6 |
八个县区市控点均值 | 市控 | 92.8 | 18.2 |
2020年安顺市水辐射环境质量
点位 | U(μg/L) | Th(μg/L) | 226Ra(mBq/L) | 40K(mBq/L) | 总α(Bq/L) | 总β(Bq/L) |
黄果树(省控) | 0.807 | 0.0683 | 8.48 | 78.0 | 0.022 | 0.097 |
夜郎湖(国控) | -- | -- | -- | -- | 0.027 | 0.078 |
2020年安顺市土壤辐射环境质量
点位 | 238U(Bq/Kg) | 232Th(Bq/Kg) | 226Ra(Bq/Kg) | 40K(Bq/Kg) | 137Cs(Bq/Kg) |
金钟山(国控) | 82.1 | 44.3 | 69.9 | 313.8 | <0.4 |
2020年安顺市电磁辐射环境质量
点位 | 射频电场强度(V/m) | 工频电场强度(V/m) | 工频磁感应强度(µT) |
虹山公园环湖驿站(省控) | 0.61 | 0.79 | 0.023 |
从监测结果看,2020年安顺市大气、水体、土壤辐射环境放射性水平保持在正常水平,夜郎湖饮用水总α、总β放射性浓度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规定的0.5Bq/L和1Bq/L放射性指标指导值,电磁辐射综合场强监测值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频率范围为30MHz-3000MHz的公众暴露控制限值12v/m;电磁辐射环境的工频电场强度远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公众暴露控制限值4000v/m;电磁辐射环境的工频磁感应强度远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公众暴露控制限值100μT。全市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稳定。
一年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央、省、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生态环境厅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和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目标,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固废、辐射、乡村环境整治攻坚战。全市各级各部门坚定落实习近平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在水、大气、土壤、固废、噪声、辐射污染防治方面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
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筑牢“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推进2020年水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完成《安顺市桂家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方案》编写并报省政府批准发布。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国家认定我市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涉及的22个问题全部整治完成,整治完成率100%。完成市级、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基础状况评估,重点推进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积极配合开展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开展黑臭水体水质监测工作,完成12次水质监测,出具报告24份。2020年以来,共检查黑臭水体周边涉水企业70余家次,出动执法人员140余人次,针对发现的问题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文书2份,督促存在环境安全隐患涉水污染源单位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内容、整改措施、整改时限,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目前黑臭水体示范性城市项目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在准备申请验收。完成河长制相关工作,完成全市33条市级河流54个断面每季度1次的水质监测工作,从9月开始,每月对责任河流开展“清四乱”排查整治,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督办。
围绕打赢蓝天保卫战,认真落实《安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顺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紧紧抓住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行业、重点因子“四个重点”,重点围绕控尘、控煤、控烧、控车“四个关键环节”。下大力气开展道路、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出台并实施扬尘防控方案,推广安装工地扬尘、噪声自动监测设备,全市已有扬尘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的工地131个,出入口安装扬尘视频监控系统的工地87个。
持续推进“煤改电”“煤改气”,开展燃煤锅炉淘汰,推动贵州百灵制药有限公司完成2台20t/h燃煤锅炉节能淘汰,我市重要区域内35t/h以下燃煤锅炉已淘汰完毕。严格执行燃煤锅炉准入制度,2020年我市新安装锅炉9台,均为清洁能源锅炉。
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市县两级制定了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保持秸秆禁烧严管高压态势,对16个重点秸秆禁烧乡镇进行无人机航拍巡查,发布《秸秆禁烧无人机巡查工作简报》27期,杜绝因秸秆焚烧导致PM10和PM2.5出现峰值情况发生。
开展工业炉窑综合整治。按照“淘汰一批、替代一批、治理一批”的原则开展治理工作。我市所涉治理项目均已按计划完成综合整治工作,共计淘汰工业炉窑23台、进行综合治理1台。
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实现了污染物浓度和优良率双达标,根据省生态环境厅《2020年12月贵州省环境空气质量通报》,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排位并列第四。
3、噪声污染防治
贯彻落实《安顺市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管理规定》,一是营造辖区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选定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开展整治工作,对于查处到的“响管车”一律给予扣留。二是将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治理工作列入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监管中的一项内容,截止2020年底,全市138个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在建项目均已安装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督促引导施工企业使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段,降低施工噪音污染。三是社会生活噪声监督管理围绕噪音扰民警情和信访投诉,开展一对一整治。四是督导企业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从源头上把好审批关,对噪声污染严重的企业,从选址上远离学校、居民区等声敏感区,并要求达标排放。2020年度共接到噪声污染投诉53件,受理的噪声投诉件数53件,办结率100%。
4、土壤污染防治
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印发了《安顺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并成立了安顺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分别成立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或建立了土壤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为有序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农用地土壤地球化学背景调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完成省级下达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目标任务。完成“十三五”重点行业重金属减排目标任务。动态更新疑似污染地块名单,疑似污染地块已全部完成初步调查工作,调查报告已经专家进行评审,调查报告显示土壤中污染物含量未超过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筛选值,疑似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全市无土壤污染地块,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土壤污染事故。
5、固废污染防治
认真开展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总计出动执法人员695人次,排查73家企业104家次,排查中存在问题企业总计8家,立案查处1家。加强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组织督促危险废物产废单位在省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填报2019年度年报、申报2020年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进行备案。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省内转移办理转移联单1435份,转移数量4219.01吨,主要类别有废矿物油、废乳化液、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危险废物21批次642.06吨,主要类别为煤焦油。
6、辐射环境监管
按照《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度核与辐射安全执法监管工作的通知》,制定了《新莆京app官网8883下载2020年度核与辐射安全监督检查计划》,为切实做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消除全市核与辐射安全隐患,有效防范核与辐射事件事故发生,督促指导辖区内各核技术利用单位开展好洪涝灾害、风雹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等风险普查工作。督促核技术利用单位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管理办法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做到行政审批无差错,2020年共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45个,审批电磁辐射项目4个。并结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扎实开展辐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按照全覆盖、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对安顺市辖区内涉及放射源、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和Ⅱ类射线装置的核技术利用单位开展全覆盖检查,对Ⅲ类射线装置单位进行抽查,针对发现的问题,督促各相关单位及时完成整改。按照要求督促相关单位按照《通信基站环境保护工作备忘录》抓好通信基站环评备案、基站建设、信息公开、科普宣传、投诉处理等工作。2020年完成了我市辐射环境质量监测自动站国控(一个电离辐射自动站)、省控点(一个电离辐射自动站、一个电磁辐射自动站)建设工作,目前国、省控点已通过验收。
7、乡村环境整治
对畜禽养殖禁养区范围进行调整,我市8个县区均作出调整,总计调出63个不合法律法规的禁养区,共调出583.786平方公里范围。获得中央生态环保专项资金3109.03万元,补助各县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项目,积极削减农村面源污染,致力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市920个行政村,已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2个,占比21.96%。完成2020年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18个行政村建设。
8、环境执法监管
2020年以来,以“守护多彩贵州 严打环境犯罪”专项行动为抓手,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我市共出动执法人员4303人次,检查企业1822家次,下达执法文书129份,立案查处46件,处罚金额366余万元,其中停产限产1件、查封扣押1件、移送7件,行政拘留9人,约谈企业3家6人次,法院强制执行9件。印发《安顺市开展“散乱污”企业污染排查整治专项执法行动的通知》,对18家“散乱污”企业进行整治(其中实施关闭取缔12家、整合搬迁2家、升级改造4家),立案查处9家,处罚25.9万元。认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随机抽查企业557家次,对随机抽查中发现的6起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扎实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结合全市入河排污口总体情况,2020年9月11日制定印发了《安顺市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方案》,将9个入河排污口纳入整治(普定县8个、平坝区1个)。平坝区政府和普定县政府分别制定了“一口一策”整治方案,目前整治工作正在按时序推进。
9、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2020年4月,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我市反馈了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督察意见,意见共15项30个问题。截至12月31日,共整改完成9项23个问题,6项7个问题正在持续整改中。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工作,新莆京app官网8883下载联合市督查督办局采取明查暗访等方式,对反馈问题逐一进行现场检查,对整改进展滞后的采取约谈、下发督办函、通报等形式,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加大整改力度、加快整改进度。同时为进一步了解辖区内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采取聘请第三方编制整改绩效评估报告、拍摄生态环境警示片等方式,对各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逐一体检,并曝光了一批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强化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积极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10、疫情防控
疫情期间,制定下发《新莆京app官网8883下载关于切实加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等,切实加强相关工作对接、监管。我市医废处置中心收集处置医疗废物1743.4吨,其中收运处置疫情产生医疗废物(含定点收治医院疫情确诊、留观人员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以及定点留观宾馆等特殊生活垃圾)130.9吨,总计收运处置口罩1.05吨。对全市8家定点收治医院开展监督性监测349次,7家医院开展自行监测总计1872次;开展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含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应急监测515家次,对全市污水处理厂监测78家次。累计检查818家次,出动执法人1929人次,累计发现问题16家问题18个,已全部整改完毕。
11、其他
2020年,安顺市共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251个,其中,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27个,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224个,总投资共计208.36亿元,环保投资共计6.79亿元。
2020年我市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创新宣传方式,整合宣传资源,扎实开展了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将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常态化;二是组织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志愿者清河行动;三是组织开展了“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绿色骑行志愿者宣传活动。
2020年我市纳入全省“十大污染源”工程为贯城河下游合力城段上下游截污箱涵工程,该工程旨在解决2019年长江经济带警示片反馈的安顺市主城区合力城段箱涵长期未接通,污水直排河道的问题,2020年12月13日已通水,并取得生态环境厅销号意见。本年度我市纳入全省“十大行业”整治的企业共4家,均已完成整治,报省生态环境厅备案。
2020年12月29日新莆京app官网8883下载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等10家部门推出《安顺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六个配套制度,进一步打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案件办理涉及的调查启动、磋商、鉴定评估、资金管理与修复等环节,标志我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迈上新台阶,初步建立起生态损害赔偿制度体系。2020年度全市已完成两件生态损害赔偿案例。